不负春日好时节 春耕春播有序推进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段时间,各地抢抓农时,紧锣密鼓推进春耕春播,为全年农业生产夯实基础。
在巫山县双龙镇黑龙村,170亩撂荒地经过整治,变身魔芋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打窝、施肥、播种。在綦江区三角镇望石村,当地依托600亩高标准农田开展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目前玉米育苗已接近尾声。
綦江区三角镇望石村村民吴昌财:“这几天我们有点忙,搓泥团、种玉米,希望有个好收成。”
綦江区三角镇望石村工作人员邹骑庆:“种植的品种是633、928,比其他的玉米要早熟一点,预计在端午节前就可以采收。现在我们已经和超市、网点签署了订单,不用担心销售问题。”
保障春耕生产,农技人员也步履不停。在涪陵区新妙镇玉泉村,农技专家分片上门服务,手把手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指导,确保实现“玉米增产 多收一季豆”。在南川区兴隆镇金花村,水稻育秧有序进行,去年村里首次尝试机抛秧播种取得良好效果,今年将继续应用这一技术。
南川区机械化抛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技术负责人尹亮:“机抛秧是带土移栽对秧根没有任何的损伤,而且它的返青很快,生育期提前,成熟期也提前,产量也比常规模式有所提高。”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各地还强化数字赋能。在荣昌区仁义镇,自动滴灌设备正根据物联网系统指令为蔬菜幼苗精准浇水,针对病虫害问题,系统还可以提前预警风险,并推荐防治方案。黔江区将气象灾害风险提示、监测预报、临灾预警与智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对致灾性天气进行靶向预警,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黔江区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办负责人王珍儒:“现在,从接到预警到完成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最多只需两分钟,在减轻灾害损失方面,效果非常明显。”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 责任编辑:王铎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