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民“住有宜居” 各地扎实推进一批民生项目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连日来,各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因地制宜实施一批民生项目,让幸福生活更加可感可及。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有力举措。今年,梁平区实施改造老旧小区11个,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10个小区的改造任务。走进文峰社区文峰路149号,小区环境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还添置了各类健身器材。
一位梁平区梁山街道文峰社区居民说:“在改造之前,我们小区就出现一个‘脏乱差’,改造后,整个我们小区80户人,对我们这个改造的最终效果很满意。”
梁平区梁山街道文峰社区网格员郑湘说:“最大的变化肯定就是小区的环境,它干净整洁很多,卫生死角也没有了,看起来很明亮,很舒服。”
在秀山,老旧小区改造也加快推进。从外墙修缮到屋顶防水、更换水管,更新电路设施......改什么,怎么改,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突出“微更新”。
秀山县中和街道朝阳社区工作人员杨怡说:“ ‘适老化’这一块在这个小区里面体现得特别充分,比如新增了电梯,新增健身广场,另外还新增了30余位停车位和充电桩,居民们提出的很多宝贵意见,也都得到了落实。”
同样是改善居住条件,北碚区今年的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各项目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原址拆除、原址拆除重建、局部拆除加固修缮三种方案进行,覆盖7个镇街的47栋建筑。在朝阳街道文星湾六巷,多彩的屋顶和建筑绘画,以及展现北碚文化的打卡墙都让人眼前一亮。
一位北碚区朝阳街道大明社区居民说:“我的房子是住了四十几年了,原来是房屋漏,还有就是烂,现在目前给我管道弄了,给我墙壁些弄了,窗子和门窗都给我整得规规矩矩的整得多漂亮的。”
北碚区住房城乡建委征收办负责人易磊告诉记者,他们正积极实施城市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经过前期的摸排和专业检测,明年将有816户城市危旧房纳入改造范围,全力实现“人不住危房 危房不住人”的目标。
不仅“住有宜居”,还要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綦江区利用城市闲置地、老旧广场、路头转角等空间,规划建设、改造了17个“口袋公园”。在版画院广场,新近投用的口袋公园绿意盎然,坐凳、棋牌桌、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一位綦江市民说:“休息、健身的地方变多了,我们经常这里耍,看着版画院广场一点点变好,我很高兴。”
綦江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邓力豪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对营盘山等城市的边角地带、老旧地带进行改造升级,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 责任编辑:王铎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