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麻醉周|麻醉不止“睡一觉” 新桥医院聚焦“无痛舒适化医疗”造福患者

3月24日至30日是我国第九个“中国麻醉周”,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公众对麻醉学科的认知,普及疼痛管理知识,3月28日,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麻醉科举办“2025中国麻醉周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科普讲座、义诊咨询、健康宣教等形式,向公众普及麻醉医学知识,传递“舒适化医疗”理念,吸引了众多市民、患者及家属参与。

image.png

为患者“减负”,辅助生殖的“安心密钥”

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李继元在《无痛取卵助力试管婴儿——新桥医院舒适化医疗特色技术》讲座中,详细解析了无痛取卵技术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应用。他指出,传统取卵手术常伴随疼痛与焦虑,而新桥医院采用的无痛技术通过精准麻醉管理,使患者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手术,大幅提升就医舒适度。“过去一提到取卵就害怕,现在整个过程轻松多了!”一位参与活动的患者家属分享道。这一技术不仅成为医院舒适化医疗的亮点,也体现了麻醉学科从“保障手术”到“优化体验”的角色延伸。

“六要六不要”,破解术前术后认知盲区

“术前需要禁食多久?”“术后镇痛是否安全?”针对患者常见疑问,麻醉科护师潘艺芸在《揭开麻醉神秘面纱:关注舒适化医疗》讲座中,系统性提出“术前六要六不要”原则,用通俗语言解答困惑。例如,“要如实告知过敏史和用药史,不要隐瞒病情”“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麻醉服务,不要盲目尝试非专业镇痛方法”等。现场观众纷纷记录要点,一位老年患者表示:“原来麻醉有这么多讲究,这下心里踏实了。”此外,潘艺芸还介绍了新桥医院推行的全程舒适化医疗模式——从术前访视评估到术后疼痛管理,麻醉团队全程参与,确保患者“无痛”更“无忧”。

image.png

不仅是“生命守护者”,更是“全程管理者”

在麻醉访视评估中心,护士长曾钦娅带领团队通过模型演示和互动问答,向市民生动讲解麻醉流程与原理。让患者直观了解麻醉医师如何实时调控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麻醉医生不仅要懂技术,还要会沟通。只有消除患者的未知恐惧,才能真正实现‘舒适医疗’。”曾钦娅强调。活动现场,一位年轻母亲感慨:“原来麻醉不是‘打一针就睡’,而是有这么多精细的环节”。

“许多人认为麻醉就是‘让患者睡着’,但实际上,麻醉医师是危重症抢救、疼痛治疗、舒适化医疗的核心力量。”新桥医院麻醉科主任李洪教授表示,作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科室多次参与高危孕产妇抢救、急性疼痛管理等多学科协作,并将舒适化医疗理念拓展至胃肠镜检查、分娩镇痛等场景。“通过麻醉周活动,我们希望能让公众更全面地认识麻醉学科,推动医疗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新桥医院麻醉科正以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方式,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生动实践。

( 作者:王铎翰 通讯员 陈蔷  )

(  责任编辑:王铎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