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关注食品安全(三) 白板肉为何禁而不止?

服务大局,聚焦民生,这里是《今日关注》。市场上销售的猪肉,都盖有红色和蓝色的印章,这意味着猪肉经过了相关部门的检验、检疫。没有加盖这两种印章的猪肉,就是我们俗称的“白板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白板肉存在安全隐患,是严禁在市场上销售的。然而,最近记者发现,仍然有白板肉在部分区县的市场上售卖。《今日关注》,一起来关注,白板肉为何禁而不止?

记者暗访问:“你们都没有盖章,为什么?”

彭水县郁山镇农贸市场猪肉经营户回答:“我们都没有盖章,政府不给你盖,我们怎么办?”

5月21日,记者在彭水县郁山镇农贸市场看到,这里销售的猪肉全部都没有加盖检验检疫的印章。据经营户们说,郁山镇没有定点屠宰场,所以他们都是自己在家里宰杀生猪,不过宰杀前郁山镇畜防站会对生猪进行检查,并开具检疫票。

彭水县郁山镇农贸市场猪肉经营者户说:“他先看活猪,我们的猪他看了我们再杀,我们杀了他不盖章。”

彭水县郁山镇畜防站负责人说:“检疫是搞了的,检验没有搞,是他们送到政府来检疫,我们出检疫证明。”

原来,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生猪都应该在定点屠宰场进行宰杀,加盖红色的肉品检验合格章,然后再由动物检疫人员盖蓝色的检疫章。可郁山镇没有定点屠宰场,无法进行肉品检验。

彭水县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检疫科科长说:“没有定点屠宰场宰杀,我们盖不了章。”

记者说:“你们不能通过屠宰场配送之类的?”

彭水县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检疫科科长说:“协调不好,距离彭水县城太远了,成本算不好。谈过好几次了。”

据彭水县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的负责人介绍,整个彭水县只有一个定点屠宰场,只能满足县城的猪肉供应。从2023年开始,当地严格执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必须先盖检验的红章,后盖检疫的蓝色印章,因此没有在定点屠宰场宰杀接受并检验的肉品就都没有盖章了,只是由畜防站出具检疫证明。但如此一来,乡镇在售的猪肉就什么标志都没有了,如果消费者忘记查看对应的检疫票,就有可能被什么检疫都没有经过的肉品蒙混过关。如果说彭水各乡镇的白板肉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在黔江区石会镇农贸市场,记者就发现了“货真价实”的白板肉。

黔江区石会镇农贸市场猪肉经营户说:“乡里没检疫,都不检疫,我们是自己杀。”

黔江区石会镇农贸市场猪肉经营户说:“我们这个检疫问题原来一直有人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没检疫了。”

猪肉经营户表示,从去年开始,石会镇农业服务中心就停止对猪肉进行检疫了。对此,消费者也有意见。

一位消费者说:“为了老百姓的安全,确实应该检疫,这个是必不可少的,必须要做的,谁知道这个猪好与坏。”

黔江区石会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上面有要求但乡镇无能为力,产品的检疫权没在乡镇。”

据石会镇农业服务中心介绍,2022年之前,猪肉的检疫工作确实由他们在负责,但目前这项工作已经统一交到了黔江区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黔江区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廖支队长告诉记者,所有卖的肉,都必须从定点屠宰场出来,因为现在到乡镇实施配送,没有人愿意配送。

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表示,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规定,市场上销售的猪肉都应该由定点屠宰场进行配送,两年前他们联系过黔江区的两个定点屠宰场,但两个屠宰场都不愿意对乡镇农贸市场进行配送,这样一来乡镇农贸市场就成了白板肉的天下。奇怪的是,在石会镇的超市里面,销售的猪肉却都是经过检验检疫的。

超市工作人员说:“有检疫,没有检疫进不了超市。”

超市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肉都是定点屠宰场重庆双普食品公司配送来的。同样都是在乡镇上,超市能配送,为什么农贸市场就不行呢?对此,重庆双普食品公司有着不同的说法。

重庆双普食品公司负责人说:“我们车辆人员什么都有,如果有这个需求,乡里所有的学校,我都能送过去,市场我送不过去吗?”

既然定点屠宰机构表示能够进行配送,那么石会镇农贸市场里的经营户不到定点机构宰杀生猪,并加盖检验检疫章而是直接销售白板肉,只能有一个原因:当地监管部门并没有对白板肉进行强力的取缔。记者走访了南川、石柱、酉阳等十几个区县的30多个乡镇农贸市场,都没有发现白板肉。同样是执行新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为什么有的地方能不打折扣,有的地方却白板肉“满街走”?这个问题值得相关地区好好思考。

(  责任编辑:王铎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