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问道 躬耕不辍——记视频大数据侦查专家贺前安

2022年的一天夜晚,在川西一偏僻小镇上,几名男子正推杯换盏。此时,20年未回乡过春节的陈大勇(化名)在酒桌上向朋友们唏嘘不已,酒过三巡,觥筹交错之间,陈大勇正准备举杯一饮而尽,突然“咔嚓”一声,一副钢手铐牢牢将陈大勇扣住。几名身材魁梧、面容坚毅、动作敏捷的男子将他团团包围,其中一名男子大声喝道:“我们是重庆刑警,你懂起了撒”。 陈大勇平静得令人意外,他如释重负从牙齿缝里挤出一句话:“这天,终于还是来了”。

2002年9月的一天,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重庆市公安局110接到报警,一名34岁的男子因矛盾纠纷被刺身亡。民警接到报警后火速赶赴现场,经调查取证,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陈大勇。民警在其可能活动的地点连续蹲守多日,却始终不见该人的踪迹,限于当时办案条件,嫌疑人一直未能归案,陈大勇这个名字,似乎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该案的追逃工作,一做就是20年。期间,尽管几代办案民警调动、更替,但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的坚定信念和传承,始终在几代刑侦民警心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其中贺前安就是典型代表。

微信图片_20231114120843.jpg

内外兼修,警界新星初现

十多年前,贺前安以一名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加入了重庆公安队伍。

十年时间,他先后在基层派出所、科信、网安、刑侦情报、视频侦查等多部门历练,政治素养过硬,业务技能娴熟,同时积累了丰富的视频及大数据研判分析工作经验。这些工作经历,练就了他独有的研判分析能力,他就是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视频侦查支队技术大队教导员、警务信息侦控技术评委库专家、全国刑侦情报研判专业人才、公安部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专家组成员贺前安。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2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个人嘉奖7次,并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项,多次以视频研判专家身份被公安部刑侦局抽调参加专项行动及专案侦查工作。

宝剑锋从磨砺出,批量锁定嫌疑人

在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贺前安不断完善全市视频侦查工作机制,为推进视频侦查与公安大数据融合应用,他牵头创建多个视频侦查模型,2019年,在全国刑侦信息专业应用系统推进会上,由他创建的模型得到全国同行的高度认可和一致肯定,现已在全市刑侦部门应用,已认定犯罪嫌疑人6000余人,在1万余起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该系统在全市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中,从一百多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经过层层选拔,成功进入决赛,并荣获2022年度全市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铜奖。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被陈大勇杀害的死者,当时有一名10岁的小女儿,每每想到死者女儿扑在死者身上、撕心裂肺地哭喊爸爸的情景,同样是一名父亲的贺前安不禁为之动容:一定要还人民群众一个公道,让罪犯伏法。

为追缉犯罪嫌疑人陈大勇,贺前安经常加班加点梳理卷宗,对嫌疑人潜逃去向及心理活动进行刻画推演,将嫌疑人所有信息一点点地拼凑,每日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排查该案疑似目标线索近万个。但由于该嫌疑人潜逃后反侦察意识极强,贺前安两年多的辛苦工作一度陷入瓶颈。

在贺前安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2022年初,他重新调整思路对该案进行再梳理、再研判,抓住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的有利契机,终于发现了疑似陈大勇的轨迹信息,并对该疑似目标进行情报筛查分析、研判,最终确定了陈大勇的活动轨迹。文章开头,就是陈大勇被捕的那一刻。

传承视侦技艺,发扬老黄牛精神

贺前安善于总结视频侦查技战法,作为全市追逃教官,他在全市授课20余场次,研判分析的案例被公安部评为经典案例予以推广。今年以来,贺前安切实提升站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建命案积案追逃视频工作专班,通过一对一指导、集中交流及授课等方式带领专班同志研判比中命案积案逃犯近30人。为推动全市视频侦查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同的警种,不同的使命,却有着同样的光荣。积案得以昭雪,受害人家属感慨万分:“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但我知道,你们都是英雄!”

( 作者:陈沾弟    作者单位: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

(  责任编辑:陈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