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非遗重庆年】彭水灰豆腐:苗家秘制 百年味道

春节吃团年饭,是国人骨子里的仪式感。在重庆,逢年过节必吃的传统佳肴不少。“文化中国行 非遗重庆年”,今天,跟随主持人看新重庆工作室,同俄罗斯特邀嘉宾小孟一起走进彭水,去品尝当地苗家人的一道特色美味。

“Hello,小伙伴们!我是小孟,今天我特意来彭水润溪乡,凑个赶场的热闹!你们看这街上大家都在忙着扫年货呢!我呢,来探探这儿有啥好吃的,饱饱口福!”俄罗斯留学生小孟说道。

俄罗斯留学生小孟:姐,这是什么?

“灰豆腐”非遗传承人田维容:这是灰豆腐。

小孟:怎么吃?

田维容:炒着吃、煮着吃都可以,这是我们苗家美食,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

小孟:怎么做的?能教教我吗?

田维容:可以的!


小孟:三姐啊,为什么我们做灰豆腐,要爬到山里来?

田维容:因为灰豆腐外面裹了一层草木灰,就是山上的青冈木做成的,那棵就是青冈木。

田维容:让开一点哦,倒了,背得动吗?

小孟:得行。

田维容:把那个青冈柴加进来,那些全都加进来,火越旺越好,我们烧的灰越多越好。

田维容:这就是草木灰,先把它用来腌制(发酵)豆腐。

田维容:我们这个豆腐,是自己种的黄豆,用来做灰豆腐是最好的。

田维容:切成这样大小就可以了,放在陶缸里面,铺均匀,让每一块豆腐,都裹上草木灰,24小时,让草木灰充分地把豆腐里面的水份吸收干就可以了。

在发酵的时光里,草木灰的碱性物质,与豆腐的蛋白质悄然相遇。这场温柔邂逅,让豆腐越发柔软细腻。

田维容:现在开始炒豆腐,这是做灰豆腐最重要的一步,我们把腌制(发酵)好的豆腐,倒在热的草木灰里,用灰盖起来,闷一会,然后不停翻炒 。

小孟:好神奇!我发现这些豆腐慢慢鼓起来了!越来越圆!

田维容:我们这有个说法哟,莫让灰豆腐知道家里来外人了,不然等会儿它要爆哟!

小孟:是吗,那我是从外国来的,它不会爆得更厉害吧?

这是一场时间与火候的精妙博弈,铲子轻轻翻动,豆腐在锅中缓缓完成了蜕变。

小孟:差不多了。

田维容:可以了,你看看,圆圆的吧。

小孟:一个都没有爆开,看来我这个“外人”还是挺受欢迎的!

田维容:当然了。

灰豆腐的醇香,飘在农家的小院里,配上人们的笑脸,一道苗乡美食,满满的人情味儿,我想,这就是我最难忘的中国春节记忆。

特别鸣谢:重庆大学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臻 陈霆 李小白 章程 特约记者 徐磊)


(  责任编辑:王铎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