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高市“搞事”,世界必须说“不”
自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至今,已超过两周多时间,但高市至今对其错误言论仍旧不思悔改。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如果日方一意孤行、一错再错,一切主张正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有权利对日本的历史罪行进行再清算,都有责任坚决阻止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对华挑衅,可以说是高市有意“搞事”。高市之所以发表涉台错误言论,主要有4点原因。
缺乏基本的外交经验和正确客观的中国观。在正式当选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之前,高市确实有过党政要职经历,如自民党政调会长、内阁总务大臣、内阁经济安保担当大臣等,不过,由于缺乏足够的外交经历和外交经验,使得她对日本外交事务、中日关系等缺乏深刻的理解。
与此同时,高市在日本政界长期打造的政治人设是“右翼保守”和“对华强硬”,这就使高市的“朋友圈”,不是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修正主义分子,就是赖清德、蔡英文之流的民进党“倚外谋独”分子和“台独”势力,导致其形成扭曲的中国观。因此,高市大放厥词,且在中国多次严正抗议之后仍不撤回,就在于其没有正确客观的中国认知,完全没有认识到其涉台言论的极度错误与荒谬。
参拜靖国神社无望,亟需维护政治人设。最近几年,高市之所以能在日本政坛快速崛起,除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大力提携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市长期高调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由此笼络了自民党内外右翼保守势力的支持。
今年10月当选自民党总裁后,高市并没有像往年那样在靖国神社“秋季例行大祭”进行参拜。尽管高市当时是出于政治外交方面的综合考量,但她的这一决定还是让自民党内外的右翼保守势力十分失望和不满,认为高市在靖国神社的参拜问题上向中韩等周边邻国“服软”。事实上,如果高市此前以自民党总裁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的话,不仅会引起周边邻国的强烈批评,而且会招致盟友美国的不满甚至惩罚。高市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可以向右翼保守势力展现“对华强硬”,弥补未能参拜靖国神社带来的“失落情绪”,也不至于招致美国的不满。
渲染“外部威胁”,推动强军扩武。不论是在自民党总裁选举期间,还是在当选首相之后,高市多次强调要提前修订包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在内的“安保三文件”、将日本防卫费占比提升至GDP的2%以上、进一步放宽武器出口原则等。在当前日本经济总体低迷、物价高涨的背景下,高市的这些强军扩武主张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
以提升防卫费为例,尽管从现行的“2%”提升到“2%以上”不过是简单的表述变化,但这背后涉及了数万亿日元的财政预算。那么,多出来的财政预算将从哪里获得呢?在日本经济总量难以有较大提升的前提下,高市只能通过增税或削减医疗等领域的财政预算,来填充防卫费,但这势必会招致日本民众的反对。因此,高市此次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将所谓“台湾有事”与日本“存亡”绑定在一起,就是为了向日本民众渲染所谓的“外部危机”,以此来推动其强军扩武的目的。
借“台湾有事”,向美国表明忠心。今年7月,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称,美国五角大楼官员要求日本、澳大利亚进行表态,一旦发生台海冲突,这两个国家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当时正值石破茂执政时期,日本政府对美方的要求,只是进行了模糊的回应,没有明确表达立场。
如今,高市在国会公然发表涉台错误言论,暗示日本将武力介入台海,可以看作是对美国表态要求的一次“迟到的公开回应”。高市的涉台错误言论意味着日本政府在“台湾有事”问题上的立场从模棱两可到明目张胆,可以说是完全向美国方面靠拢。

数百名日本民众21日晚在位于东京的首相官邸前举行集会,抗议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国会发表的涉台错误言论,要求其撤回相关表态并作出解释和道歉。记者 贾浩成 摄/新华社

高市此次发表涉台错误言论,本质是日本现职领导人在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讲了枉顾事实、不负责任的话,越了不该碰的红线。对此,中方迄今采取了一系列全方位、多层次、“超预期”的反制措施,不仅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做到了精准可控。
外交层面的反制规格最高。11月7日,高市发表涉台错误言论以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11月13日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14日奉示约见日方官员,就高市涉华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
按照字面意思,“奉示”是指奉上级指示,直接代表更高层级表达立场。以往,中方曾“约见”“召见”“奉命召见”日方官员,但“奉示”无疑是中日外交史上首次,明确传递中方的严肃立场。
此外,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11月21日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高市涉华错误言行阐明中国政府立场。傅聪在致函中的三个“首次”,如同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日本企图歪曲历史、插手台湾问题的险恶用心。
经贸层面的反制打击精准。在高市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后不久,中国外交部、教育部、文旅部分别发表郑重提醒,建议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或留学。尽管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只是“提醒”,而非更具强制性的“断航”,但也对日本旅游业和教育业产生了现实影响。事实上,截至24日10时,已有12条中日航线取消所有航班,涉及名古屋、福冈、札幌、大阪等地。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的数据显示,旅游业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7%。而日本国家旅游局18日发布的最新估算数据显示,今年10月访日外国游客数达389.63万人次。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数达71.57万人次,约占当月总人数的18.4%。
此外,还有日媒披露称,中国向日方通报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按照日本帝国数据银行11月24日发布的一份统计调查显示,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将对日本国内172家水产相关企业产生影响。
总体来说,中方此次的反制“组合拳”,可以说“必要且克制”,既有力回击了日方的挑衅,维护了国家尊严,同时避免了军事或全面经济对抗。倘若日本一意孤行,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图片来源:微博@CCTV国际时讯

日本近期在历史问题、安全政策、对华言行上的一系列激进行为,引发亚洲国家与国际舆论的普遍关切。一些有识之士已明确指出:日本正在突破战后和平发展的底线,其在军事、安全和意识形态上的变化呈现危险趋势。
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需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方式予以规范与约束,以防止军国主义思潮回潮、地区和平受到冲击。
强化历史认知与教育。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主要受害国,应定期或在适当场合重申《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等战后文件的法律地位,明确二战的历史定论。针对日本政界人士参拜靖国神社、否认战争罪行等行为,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应及时、明确地予以批驳谴责,防止其在国内或国际上形成“历史修正主义”市场。
此外,亚洲国家,尤其是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应推动设立与亚洲受害国相关的国际纪念活动或博物馆,让西方世界和全球民众更全面地了解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给亚洲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加强国际制度性约束。对于日本政府企图修宪、特别是修改《日本国宪法》第九条(和平条款)的动向,国际社会(包括非政府组织、智库和媒体)应保持高度警惕并施加强大的国际舆论监督和压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应对日本自卫队在海外的活动及其扩张进行透明、独立的评估,确保其行动严格限制在“自卫”和维和的框架内。
国际社会有必要呼吁日本公开和透明化其军事预算、武器采购和部署情况,通过相互核查来降低军事互不信任的风险。
深化公民社会与人文交流。国际社会应资助和支持日本国内坚持和平主义、反对修宪和历史修正的公民团体、学者和媒体,帮助他们扩大声音,增强对政府的内部制衡力量。同时,鼓励和组织二战受害国(如中国、韩国)的民间团体与日本民众进行交流,尤其关注战后一代人的对话,以人文交流增进理解和和解。
我们想说的是,日本将台海视为地缘博弈的“棋子”,实则是将自己绑上时代倒退的战车。当日本少数政客选择与14亿中国人民的底线对抗时,他们终会看到,触碰红线的挑衅必遭反制,背离民意的行径终被历史唾弃,任何逆潮流而动的政治操弄,都将在民族复兴和爱好和平的磅礴伟力面前碎为齑粉!
(作者系青年日本问题学者、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